1. 【轉知】「數位驅動食品產業升級轉型創新亮點」成果發表暨研討會(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2. 【轉知】食品產業碳排優化計畫-免費課程(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3. 【轉知】持續使用食品追溯追蹤管理資訊系統
4. 【轉知】應依規定投保「產品責任保險」
5. 【轉知】預告修正「食品中黴菌毒素檢驗方法-橘黴素之檢驗」草案,名稱並修正為「食品中真菌毒素檢驗方法-橘黴素之檢驗」。
6. 【賽事資訊】2026 第一屆台北國際伴手禮大賽 - 就是愛餡(現)(台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
7. 【轉知】「一百十五年全國模範勞工選拔及表揚要點」
8. 【轉知】「台灣數位資產論壇-穩定幣與虛擬資產浪潮來襲」講座(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
9. 【轉知】預告新訂「TQF機能性食品品質驗證方案」(草案),公開受理評論。(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
10. 【轉知】2025產業經營現況觀摩交流研習(社團法人臺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
11. 【轉知】2025「國產穀物雜糧金穀獎」選拔_10/15(三)截止(社團法人臺灣穀物產業發展協會)
12. 【轉知】預告修正「肉類加工食品業應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之規定」草案
13. 【轉知】預告修正「水產加工食品業應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之規定」草案。
14. 【轉知】預告修正「罐頭食品工廠應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之規定」草案,名稱並修正為「熱殺菌密閉容器包裝低酸性食品及酸化食品工廠應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之規定」。
15. 【轉知】修正「取得華僑身分香港澳門居民聘僱及管理辦法」第六條、第六條之一、第十條。
16. 【轉知】轉知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並加強宣導,預防食品中毒五要二不原則,請查照。
17. 【轉知】鑑於中秋節將屆,民生物資需求增加,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及消費者利益,確保自由與公平競爭,請轉知所屬會員,尊重市場機制,避免觸法。
18. 【轉知】114年「提升餐飲衛生安全管理效能」餐飲業教育訓練說明會(財團法人台灣食品產業策進會)
19. 【轉知】公告「經濟部丹娜絲颱風與七二八豪雨災後商家設備汰換補助須知」,並自即日生效。
20. 【轉知】114年第4季培訓中心食品衛生安全相關課程(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
21. 【轉知】精進餐飲業定型化契約溝通說明會(棟宇法律事務所)
22. 【轉知】預告修正「乳品加工食品業應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之規定」草案。
23. 【轉知】經濟部丹娜絲颱風與七二八豪雨災後商家援助與設備汰換及產業設施復原辦法
24. 【轉知】三十人以下服務業數位轉型培力補助~申請至12/31止
25. 【轉知】預告廢止「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
26. 【轉知】114年度「餐飲衛生安全管理」線上教育訓練( 財團法人台灣食品產業策進會)
27. 【轉知】「114年度商業服務業數據驅動價值創造計畫產業交流會」(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
28. 【轉知】預告修正「食品及相關產品輸入查驗規費收費標準」第四條附表草案
29. 【轉知】修正「食品及相關產品輸入查驗辦法」
30. 【轉知】研擬訂定「新興食品原料安全性評估作業原則」草案,第二次徵詢各界意見
ALL : 77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海獸胃線蟲症(Anisakiasis)
| 發布日期:2021-03-05 | 更新日期:2021-07-08 發布單位:食品組

海獸胃線蟲症(Anisakiasis) 

海獸胃線蟲症是一種寄生蟲感染之疾病水產魚類可能於養殖過程中受到寄生蟲污染。北歐、日本及拉丁美洲等喜愛食用生食水產品之地區,常見有患者感染此症當食用未煮熟被寄生蟲感染之海鮮產品時,其蟲體會侵犯人類的胃壁或小腸壁,而引起急性腹痛、噁心、嘔吐、腹瀉、過敏反應等症狀 

 

海獸胃線蟲症

圖片來源:http://www.cdc.gov/parasites/anisakiasis/

特性 

蟲體呈細長狀,長度1.5-1.6公厘,直徑約0.1公厘 

發生原因 

生食或食用未煮熟且生蟲污染之海產魚類或烏賊,為人類感染此症之主要途徑  

中毒症狀 

1.     症狀通常於食用後48小時內出現,持續數天至數月。 

2.     症狀通常由蟲體侵犯腸胃道黏膜或組織所引起,包括腹痛、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糞便含血或黏液、輕微發燒。過敏反應常伴隨皮膚紅疹及發癢症狀,少有全身型過敏性反應。 

治療方法 

海獸胃線蟲症是一種會自己痊癒的疾病症狀大多可在23後可自行消失,少部分會持續數月或數年。如以內視鏡檢查發現蟲體或感染病灶,可以內視鏡將之移除,或以手術方式切除;目前臨床上並無經證實較有效之除蟲藥物 

如何預防 

1.     辛辣或酸的調味料(如芥末、醋、辣椒及檸檬汁等)皆無法將蟲體殺滅食用前充分加熱煮熟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生海產魚類或生烏賊 

2.     捕撈漁獲後儘速清除內臟。 

3.     冷凍處理可以殺死蟲體,提供生食之魚、烏賊等水產品,應先以-35°C下低溫冷凍15小時以上,或-20°C冷凍7天以上,降低寄生蟲感染的風險。日式餐飲店等經常提供生魚料理業者,必須落實食材前處理措施,以維護消費者健康安全 

4.     生食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避免二次污染。食品調理者之手部、抹布、砧板和廚房器具於接觸生鮮海產前、後,均應使用清水澈底洗淨 

參考資料 

1.     Bad Bug Book - Foodborn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nd Natural Toxins Handbook.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U.S.A.

2.     FDA guidance on controlling parasite hazards for seafood processors: FDA Fish and Fishery Hazards and Controls Guidance, Fourth Edition, chapter 5.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U.S.A.

3.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 guidelin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4.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Division of Parasitic Diseases, DPDx: Anisakiasis, U.S.A. (https://www.cdc.gov/dpdx/anisakiasis/index.html)

5.     人畜共通傳染病臨床指引(2009),第二版,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6.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食品安全資訊,供生吃魚類中含寄生蟲的食安風險(https://www.foodsafety.gov.mo/c/sensetips/detail/ec0610a1-22fa-43fd-8d3b-08845ff8108f)

 

 

 

 

 

 

住址:412035台中市大里區仁禮街45號電話:(04)2496-0912 傳真:(04)2496-9796
E-mail:rocbakery091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