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轉知】日方通知對來自台灣之「花生及其加工製品」等10類產品,列為命令檢查對象一事,詳如說明
2. 【轉知】2025年食品標示研習工作坊(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3. 【轉知】輸美產品如何課徵對等關稅之相關資料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4. 【轉知】機動調降牛肉、烘焙用奶粉、奶油、無水奶油及小麥等22項貨品關稅稅率一案(財政部)
5. 【轉知】三十人以下服務業數位轉型培力補助要點修正發布第8點及第5點附件,並自即日生效(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6. 【轉知】4/21(一)台中場-烘焙食品產業轉型加值說明會(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7. 【轉知】食品產業鏈智慧加值推動計畫(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8. 【轉知】綠電需求情形問卷調查(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
9. 【轉知】產業人才能力鑑定-品牌企畫師(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10. 【轉知】第二季培訓中心食品衛生安全相關課程(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
11. 【轉知】114年度工作生活平衡輔導及推廣計畫「工作生活平衡實務講座」
12. 【轉知】預告修正「食用油脂製造業者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之指引」
13. 【轉知】修正「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方法-食用紅色七號鋁麗基」,並自即日生效。
14. 【轉知】修正「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方法-咖啡因」,並自即日生效。
15. 【轉知】修正「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方法-食用藍色二號鋁麗基」,並自即日生效。
16. 【轉知】為確保嬰幼兒食品符合相關衛生標準,應落實自主管理
17. 【轉知】函轉勞動部支持事業單位推動「員工協助方案」教育訓練
18. 【轉知】修正「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方法-食用紅色四十號鋁麗基」,並自即日生效。
19. 【轉知】預告修正「食用油脂製造業者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之指引」
20. 【轉知】修正「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方法-金」,並自即日生效。
21. 【轉知】修正「食品添加物規格檢驗方法-食用藍色一號鋁麗基」,並自即日生效。
22. 【轉知】2025高雄國際飯店、餐飲暨烘焙設備用品展報名資訊(展昭國際)
23. 【轉知】114年7/15~7/18 城鎮韌性(防空)演習
24. 【轉知】研擬訂定「新興食品原料安全性評估作業原則」草案,徵詢各界意見
25. 【轉知】餐飲業總公司及其所屬分店之食品業者登錄方式
26. 【會議紀錄】114.02.25(二)第五屆第十次台灣烘焙競賽委員會(台中潮港城)
27. 【轉知】3/14~3/17烘焙食品轉型加值現場諮詢診斷服務(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28. 【轉知】2025臺灣餅甄選報名須知
29. 【轉知】預告修正「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
30. 【轉知】114年『商業服務業節能設備汰換補助」及「商業服務業系統節能專案補助」
ALL : 7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以近期發生因誤食擬灰花紋鵝膏、斷腸草中毒案例,說明如何強化天然食品中毒防治!

n鑑於近期國際間發生因誤食擬灰花紋鵝膏、斷腸草中毒事件與露營活動盛行,為確保民眾飲食安全,強化於野外不採不食、辨識食材及防治天然食品中毒為當務之急
 
n什麼是食物中的天然毒素?
 
天然毒素存在於一些植物及動物內,是為了發揮特定作用或抵禦捕食者而產生的化學防衞。
•像是馬鈴薯中的生物鹼,竹筍中的氰化物,黃豆及其他豆類中的酵素抑制劑及植物血球凝集素,河豚中的神經毒素等。
•食物中的天然毒素會對人體造成急性及慢性影響,急性臨床症狀由輕微的腸胃不適、神經症狀、呼吸系統中止甚至死亡
 
n如何防治天然毒素食品中毒?
 
• 在野外露營或爬山時,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天然植物,但有些植物可能具有毒性,尤其是不明菇類與果實。因此,為了確保飲食安全與健康,避免因誤食而引發食物中毒事件,可以參考以下方式:
1.不採不食原則:在野外請勿隨意採摘不明菇類或果實,請勿食用不明的植物,以免誤食有毒植物造成中毒。
2.購買食材:向餐飲業者購買食材時,確保所使用來自有信譽、正規供應商提供的原料,避免採購無標籤、無來源的野生植物作為食材,以確保食物來源和品質。
3.識別植物:學習辨認一些常見的有毒植物,瞭解它們的外觀特徵與危險性,以免在野外途中與之接觸或誤食。
4.備糧備水:隨身攜帶足夠的糧食和飲水,避免在野外飢餓或口渴時隨意摘採植物。
 
 
n業者應如何強化自主管理以防治食品中毒?
 
• 為了防止天然毒素食品中毒事件發生,餐飲業者可以透過強化自主管理來加強對供應源頭以及製程的管理。
1.源頭管理:
(1)確保向具有良好信譽並符合相關衛生標準的供應商購買食材。
(2)要求供應商提供正確、完整的來源憑證。
(3)定期針對易受天然毒素汙染的食材進行檢驗。
 
2.製程管理:
(1)制定明確且符合食品安全的操作程序,包括教育訓練、製程管制、供應商管理以及緊急應變計劃等。
(2)避免食材於製備、儲存和加工受到交叉汙染。
(3)建立有效的追溯追蹤系統,以便在發生問題時快速回收受影響的食材或產品。
(4)定期檢討自主管理政策和程序,持續改進和提升食品安全措施。
 
 
 
 

資訊來源: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品安全中心 / 

整理單位:財團法人台灣食品產業策進會

住址:41279台中市大里區仁禮街45號電話:(04)2496-0912 傳真:(04)2496-9796
E-mail:rocbakery0912@gmail.com